8月正值盛夏聚财略
高温湿热与频繁降雨交替
蚊虫孳生、病原微生物活跃
叠加暑假跨市、跨省及出境旅游高峰
疾病传播风险显著上升
清远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
以下5种疾病需特别关注:
基孔肯雅热&登革热
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典型表现:突然发热,伴有关节疼痛,尤其影响手腕、踝关节和指趾等小关节。皮疹、乏力等也较常见。大多数人一两周内恢复,但部分患者的关节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更久。
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高热三痛三红”+皮疹。
主要症状:
高热:突发高烧聚财略
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骨骼关节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我市天气正值高温多雨,有利于伊蚊的繁殖和生存,8月份出现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疫情风险较高,请市民加强自我监测。
防控要点
面对蚊媒传染病的威胁,防蚊灭蚊是关键!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
1.清积水:定时清理家中容易积水的地方,如瓶罐、废旧轮胎、花盆、下水道、杂物堆等区域,不给蚊子提供繁殖的机会。
2.防叮咬: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同时在裸露皮肤上涂抹含避蚊胺、避蚊酯的驱蚊液。在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此外,尽量减少在户外树荫、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逗留时间。
3.关注流行区疫情:如果计划前往发生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情的城市,出行前做好充分的驱蚊防蚊准备。返程后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4.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食源性疾病
夏季高温多雨,食品易腐败变质,加上暑期外出旅行和聚餐增多,食源性疾病风险上升。
为保障饮食安全聚财略,请注意以下事项:
1.保持清洁:勤洗手,尤其是处理生熟食品前后及餐前便后;厨房用具(砧板、刀具、抹布等)要生熟分开,定期清洗消毒。
2.严把采购关:不购买变质禽、蛋、肉和水产品,选择新鲜安全的食材。
3.烧熟煮透:食物要彻底加热,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菜需充分加热后再食用。
4.正确储存:熟食和易腐食品及时冷藏,避免长时间存放。
5.安全就餐:外出选择卫生条件好的正规餐厅。
6.警惕野生食物: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不明植物,以防中毒。
7.及时就医:若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应尽快就医。
高温&意外伤害
高温中暑
8月正值"三伏天",高温易导致人体热平衡失调和水盐代谢紊乱,引发中暑。体质较弱、耐热能力差、过度疲劳及长时间高温暴露的人群更易发生中暑。
1.减少高温时段外出,加强防晒保护。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应避免在10:00-17:00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若需外出,需穿戴浅色透气衣物,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并尽量选择阴凉处活动,减少体力消耗。2.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建议饮用白开水、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品,避免酒精及高糖饮料,以缓解出汗导致的水盐失衡。3.主动饮水,避免口渴才补水。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式,水温以常温为宜,忌过冷或过热,以防肠胃不适。4.关注高温预警,提前防范。根据天气预报调整出行计划,备好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5.重点防护儿童及应急处理。切勿将儿童单独留在密闭车内;若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降温并补水,重症需紧急送医。
意外伤害
暑假是儿童意外伤害高发期,家长需特别警惕以下主要风险:溺水(高发)、交通事故、跌倒/跌落和烧烫伤。请加强安全教育和看护。
1.防溺水安全
远离危险水域(河边、水塘、近水平台等),禁止野泳。发现溺水者时,应呼叫成人帮助并抛掷救生工具,严禁盲目下水施救。
2.交通安全
遵守交通法规,注意禁令标志;步行或骑行时避免分心(如看手机、听音乐)。远离车辆盲区、机动车道等危险区域玩耍。
3.极端天气应对
雷雨或大风天气需避开广告牌、变压器、高压线等危险物,穿着醒目衣物。
4.居家与防火安全
规范使用燃气、刀具等设备;不玩火,发现火情立即报警。
5.其他注意事项
避免在马路边、车辆出入口玩耍,防止跌落或碰撞。
来源:清远疾控、广东疾控聚财略
亿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