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在全国率先探索数字技能领域“一试两证”人才评价模式后,广州紧扣“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功能定位,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股融通,乘势而上,将“一试两证”人才评价模式拓展到智能制造领域。
7月4日,广州市人社局联手龙头企业,围绕智能制造领域“一试两证”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进行成果展示交流,以“一试两证”推动国家职业标准与企业认证标准互认互通互信,建立智能制造领域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赋能“智造”转型所需。
据了解“一试两证”,就是通过一次考试,同时核发技能等级证书及企业认证证书。国家职业标准具有通用性和普适性,企业认证标准体现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如何促进国家职业标准与企业认证标准对接,成为实现“一试两证”的关键。
此次广州市人社局主动靠前服务股融通,以“一试两证”评价模式,携手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简称“西门子”)、广州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简称“发那科”)、广州希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SHEIN)(简称“希音”),主要是基于三家企业认证标准体现行业关键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所发证书具有强大行业影响力。
以希音为例,该企业结合行业用人标准开发了质检员、纤维检验员、供应链管理师3个职业的企业评价规范和考核试题,并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开发了服装制版师、缝纫工、裁剪工3个职业考核试题。
已开展4期产教评技能生态链“一试两证”考核,75人获得相关技能等级证书和SHEIN企业证书,为行业发展精准识别、培养和认定关键技能人才。
同时,市人社局指导支持希音积极申请开发新职业和国家职业标准,将企业认证中的关键要素上升为国家职业标准。
“一试两证”所发证书既有人社部门的官方认可股融通,又在行业内具有很强公信力,为智能制造领域技能人才拓宽了成长通道。
在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开展的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一试两证”考核,目前已有16名考生顺利通过,获得了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高级技能等级证书和发那科机器人调试工程师证书。
近日还将有一批考生参加电工高级技能等级证书和西门子智能制造工程人才认证(电气自动化)证书的“一试两证”考核。
据悉该学院不仅具备电工和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的社会化评价资质,其师生团队更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中为国家勇夺金牌。
依托世界技能大赛的引领作用,学院与西门子、发那科合作,由学院教师、世赛专家教练及企业资深培训师组成题库开发团队,融合国家职业标准与企业技术要素,共同开发了电工及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的社会化评价试题。
广州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智能制造领域“一试两证”拓展,是广州落实人社部、省人社厅有关“技能照亮前程”部署的具体实践,也是广州市人社领域改革创新清单重要工作之一。
广州将继续聚焦产业人才发展,创新技能评价机制,进一步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企业认证证书互认互通,以创新优化技能认定,以技能照亮人才前程,以人才赋能产业发展,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广州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队伍支撑。
南方+记者 洪钰敏
通讯员 穗人社宣股融通
亿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