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22日,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残特奥会”)旱地冰壶项目在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举行。赛事期间恒正网,受台风登陆影响,广州有一次暴雨局部大暴雨的降水过程,白云区气象局创新推出“订单式”气象服务新模式,以精准化、个性化服务保障赛事顺利推进。
此前在旱地冰壶赛事筹备阶段,白云区气象局便主动对接赛事竞委会,深入调研各群体的特殊需求,针对性地制定服务方案。针对单项竞委会需要精准调度决策的需求,该局定制“每日赛前气象短信”专属服务,及时发布预警,为赛事准备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针对残障运动员出行不便的特点,我们每天都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发布天气预测,精确到时间段,及时提醒运动员注意防暑降温或是出门携带雨具,避免因天气原因影响身体状况和比赛发挥。”白云区气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旱地冰壶项目比赛期间,考虑到台风“米娜”对赛事的影响,该局持续跟踪发布台风动态,并派一名预报员进驻场馆,当好“现场天气客服”,及时回应竞赛处、场馆处等处室对气象信息的需求,始终保持“有求必应”的服务状态,以专业、高效的服务,为旱地冰壶比赛的顺利进行筑牢气象安全防线。
恒正网
白云区气象局每天研判天气情况,及时发布天气预测。
区气象局派一名预报员进驻赛事场馆恒正网,及时回应竞赛处、场馆处等处室对气象信息的需求。
“每天早上7点,我们都会准时收到包含气温、湿度、风力等关键信息的气象短信,这些数据能帮我们提前调整训练和比赛安排。”来自旱地冰壶项目广东队的赛事领队表示,这次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和精准性,为运动员发挥最佳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
据悉,赛事保障期间,广东省气象部门坚持全省“一盘棋”工作思路,构建起“省-市-区”三级气象部门高效联动、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省气象局加强统筹调度,实时监测赛事区域及周边气象条件变化,提供精细化预报指导;广州市气象局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每天为赛事提供早晚两次的逐时天气预报,根据赛事进程动态调整服务内容。其间,属地气象部门白云区气象局强化监测预警,派专人在旱地冰壶竞委会注册为P类人员,进驻赛事现场开展零距离保障,在天气专报基础上精准对接需求,制作和发布气象服务产品,从“普惠式服务”转化成“订单式满足”,形成“集中调度、动态调整、现场保障”的立体化服务模式。
文 | 肖惠津
图、通讯员 | 李欣韵 邱华彦
编辑 | 戴日模 梁巧红
审核 | 罗盛光 戴日模
签发 | 刘海裕
亿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